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2
编号:13759464
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2
     【摘要】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院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常用且十分重要的给药途径,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输液室是综合输液室,每天输液人数300~400人次,高峰期达500人次,小儿输液占输液总人数的90%。笔者所在医院从事输液室工作十几年,在如何确保患儿静脉输液安全、消除隐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结合笔者所在科室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护士压力大如今的小孩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有宠爱孩子倾向,往往一位患儿生病输液,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陪在身边,他们心疼孩子,对护士操作技术要求过高。有些家长注射前就警告护士要找准血管,要一针见血,这给护士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紧张、急躁情绪,影响穿刺成功率,从而诱发护患矛盾。
, http://www.100md.com
    1.1.2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个别护士未遵守操作常规和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输液错误,或护士忙于治疗操作,不能主动巡视输液患者,观察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接瓶、拔针,不及时处理液体渗漏引起局部肿胀及其他输液故障,引起患儿家长不满。

    1.1.3健康宣教不到位静脉输液患儿较多,甚至排长队,护士为了尽快给患儿输液,未耐心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没有认真交待注意事项,个别护士未向家属交代患儿要按照安排位置就坐,未告知家属提着输液瓶随意走动存在的安全隐患。

    1.1.4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不足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所在医院输液室、急诊科和院前急救属于同一部门,只是护士在排班上有相对分工,科室现有护士包括护士长36人,负责全院门急诊的输液,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出诊,非正常班还要负责肌肉注射,工作量大,护士超负荷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在夏季和流感高发季节,患者多,场地不足,患者排队时间过长,而护士忙于操作,没有做好解释工作,反映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巡回不及时,容易引发护患之间的矛盾。
, http://www.100md.com
    1.2患方因素

    1.2.1家长因素由于患儿对身体不适不能准确表达,只是哭闹,家长过分紧张,而家长因缺乏医学常识,为了哄小孩安静,家长提着输液瓶随意带小孩到室外走动或逗留,易造成污染,有时使输液部位过低,药液不滴,回血而阻塞血管,有时针头被过度牵拉脱出或穿破血管药液渗漏,损害局部组织。

    1.2.2患儿因素由于门、急诊儿科输液的患儿病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年龄跨度大,从出生几天到14周岁,患儿口头表达能力缺乏,沟通难度大,患儿体质胖瘦,黑白,脱水情况各异,穿刺难度大。另外,孩子天生好动,输液时不懂配合,躁动,哭闹不安,夏天出汗致胶布固定不牢,针头滑脱,引起家长不满,易引发纠纷。

    1.3环境因素医院看病手续繁琐,挂号,缴费,取药,治疗都在不同的地方,一些标识指示不清,给初诊者带来了麻烦,而在高峰季节,高峰时段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排队等候,耗时耗力,加上输液场所拥挤,输液患者大部分为小孩,几乎每位小孩穿刺时要哭闹,导致整个输液室环境嘈杂,家长易将所有的不满、疲惫与焦躁都发泄在急诊输液室护士身上,因此,输液室就成了护患冲突的高发地。
, http://www.100md.com
    2对策

    2.1加强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掌握小儿静脉的分布及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穿刺成功后固定极为重要,头皮穿刺时可以用5条胶布固定,针柄、针眼各1条,针柄下方向上1条兜住针柄,皮针软管固定1条,另有1条将皮针软管固定于患儿的耳朵上。手和足背穿刺时针柄、针眼各1条,针柄下方向上1条兜住针柄,皮针软管固定1条后,再用大小软硬合适的纸皮垫在手或足部下方加以固定,这种固定方法有效防止了针头自血管脱出造成输液失败。另外要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使护士能够面对患者家属对技术过高的要求,提高穿刺成功率。

    2.2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强化工作责任心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调护士遵守操作常规和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输液错误。

    2.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以人为本,做到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对患儿和蔼可亲,多表扬鼓励,暗示其勇敢坚强,可借助其他小朋友的配合给予鼓励,这样,多数小孩会表现得很勇敢配合注射。在细心操作的同时,要耐心地解答家长的提问,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告知家长患儿输液时要按编排位置就坐,不能抱着小孩在输液大厅外游来游去。
, 百拇医药
    2.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医院管理者应根据科室的工作量、劳动强度配足人员。身心疲倦的医务人员是危险而无辜的肇事者,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根本[1]。护士长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弹性排班,在高峰季节高峰时段,适当增加上班人员。自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向全院公开招聘5名急诊科带班护士长,5月份正式上岗,24 h都有带班护士长上班,带班护士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配护理人员,这样有效地缓解了急诊输液室护士的工作压力,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使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减少了护患矛盾。

    2.5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排专职巡视班,特别是高峰时段,保证有相对固定护士在输液厅巡视,能够及时地发现病情变化、排除输液故障,及时接瓶和拔针等,并指导家长对输液患儿的护理,提高满意度。

    2.6掌握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输液室是门急诊患者诊疗过程的最后一站,患者或家属经历了看病、缴费、取药、检查等长时间的折腾,如果输液再需长时间的等待,或对护士操作、语言稍有不满,就会把心里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激化护患矛盾甚至引起护理纠纷。因此,掌握沟通技巧尤为重要[2]。首先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善于观察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活动,适时夸奖孩子勇敢聪明,夸奖家长教养有方,操作完成要致谢,操作失败要致歉。遇到过于激动的家长不要顶撞,找其他护士或护士长与他单独沟通,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 百拇医药
    2.7优化诊疗程序,改善就医环境门急诊设导诊护士,对初诊不熟悉者指导就诊,出入口有清晰标识,改进医院服务流程,增设服务窗口,缩短就诊时间,避免等候,及时治疗,达到患儿家属的满意。改善环境设施,小儿输液厅布置美观,适宜小朋友逗留,如输液室内有电视,墙壁贴漫画,悬挂气球等。输液厅保持通风,清洁安全,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3,4]。

    参考文献

    [1]康秀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7-8.

    [2]任梦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15-116.

    [3]吴幼香.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41-142.

    [4]林梅清,古艳,何晓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析和探讨.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57-158., 百拇医药(金宁双 胡赛贞)